找到相关内容193篇,用时30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慈忍治嗔恚

    就是真正的慈忍,不但能降服心中的嗔怒,兼能利导众生,拔一切众生苦。   “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面对过去冤家、仇家逆境的考验时,应布施慈悲欢喜,或思惟“报冤行”,不怨天尤人,甘心甘受,处处...

    见羲法师

    |慈悲|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6/1441514725.html
  • 师生矛盾愈演愈烈 冲突屡屡升级

    一再退让,也强化了孩子认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的错误感。”   另外,相对封闭的居住环境,日趋生疏的人际关系,又使孩子的内心世界封闭,不易接受别人。这样的学生性格既固执又脆弱,稍微有一点冲突便容易激化。 ...

    唐珍

    |尊师|教育|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7/08472010384.html
  • 广结善缘与破除无明

    廉颇的心情,一再退让,感得对方息去怒火而「负荆请罪」;老和尚谅解禅堂小偷的慈悲用心,让禅堂的住众放下瞋恚,也感动当事者「回头是岸」。把身心安住在谅解上,事情会有转圜余地,世界也会更宽广。  第三、以...

    释照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2649511.html
  • 慈忍治瞋恚

    成就,这就是真正的慈忍,不但能降服心中的瞋怒,兼能利导众生,拔一切众生苦。   「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叁分也不妨」,面对过去冤家、仇家逆境的考验时,应布施慈悲欢喜,或思惟「报冤行」,不怨天尤人,...

    见羲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10359761.html
  • 话说生气发火与健康寿命

    话说生气发火与健康寿命 智 生 外国一些学者调查研究后,得出结论:生气发火的情绪危害很大且与健康寿命密切相关,按生气发火的不同类型,平均寿命如下: 1、自己生气发火,又惹别人生气发火的人是小人,能活50岁。 2、自己不生气发火,他人惹其生气发火,但敢怒不敢言的人,是下人,能活60岁。 3、自己不生气发火,有时也可能惹人生气发火,但他人惹其生气发火,他能退让、回避、转移精力或找无关的...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84175390.html
  • 学佛的慈悲 学佛的智慧

    会去炫耀自己,从不会骄傲自满,从不会与人争斗,他们就是那样的无我谦下,心如虚空般容纳一切,无限地含藏内敛,无限地谦让退让……像慈母一样心中无限地慈爱,呵护万物生灵,默默地奉献,净化天下,用那无尽的清泉...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2241176762.html
  • 格言联璧(三)

    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译文]:谦虚退让是保身的第一法;安静祥和是处事第一法;包涵容忍是待人的第一法;潇洒脱俗是养心的第一法。  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

    [清]金兰生先生编述

    |格言|格言联璧|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8/18301788040.html
  • 粤东名僧释根宽

    身份,出面和解村落纠纷。老和尚不辞艰辛,常常下乡深入群众,晓以佛理和做人大义,耐心规劝双方谅解退让,有时为了及时消除双方误解,息事宁人,他看准事件转机,自己出钱请来两个戏班,分别到两个闹纠纷的村落演出,...

    林湘雄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53195594.html
  • 慈恩宗衰亡的原因探析

    宗教,佛教过去对于其与中国传统的学说与制度的矛盾及冲突总是不愿承认或者不敢承认,在受到儒家及道教的攻击时大多不敢正面反击,而总是委曲求全,消极退让,或者引进一些中国传统的东西以调和矛盾,取得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的生存权。这就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佛教学说的纯粹性,乃至于模糊了佛教的本来面目。这种退让和妥协往往是不得已的,是生存压倒发展的表现。有宗学说在多数情况下是受压制的,但在北朝却好象是个例外,地论学派...

    徐文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0442545.html
  • 发自心中的爱语

    我们改天找个时间再一起清理吧!”则一切相安无事,但却没有一人愿意先退让一步。   佛法常说:“功德归三宝,好事归他人,坏事自己反省检讨。”遇到事情,如何解决问题才是重点,更何况多做一点并不吃亏,因为...

    见憨法师

    |沟通|口业|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10/0939161539.html